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博信讲小麦白粉病治理要点

博信讲小麦白粉病治理要点

文章来源:www.zbzhongzi.cn/article-item-327.html 上传时间:2018-05-08浏览次数:
文章摘要:小麦白粉病为小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小麦白粉病主要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

小麦白粉病为小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小麦白粉病主要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接下来博信讲小麦白粉病治理要点。

一、小麦白粉病形态特征
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8~10(um),侵染力持续3~4天。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u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大小18.8~23×11.3~13.8(um)。子囊壳一般在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该菌不能侵染大麦,大麦白粉菌也不侵染小麦。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小麦白粉病

二、小麦白粉病传播途径
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遇有温湿度条件适宜,病菌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和侵入丝,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后在菌丝丛中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

    小麦白粉病可以分生孢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病菌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丝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越冬病菌先侵染底部叶片呈水平方向扩展,后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早期发病中心明显。

三、小麦白粉病发病条件
  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
  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四、小麦白粉病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中国南方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中国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寄主增强抗病力。
  (2)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理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

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营小麦玉米良种培育、制种、推广;围绕主营业务开展粮食规模种植、粮食购销、粮食烘干及仓储;优质小麦订单 ;农资、植保、农业技术一系列农业生产服务。公司基于先进的粮食烘干、仓储、种子经营研发设施,依托6000亩的种植示范,强大的农资配送能力,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专业种植大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模式,为农民粮食种植提供种子 、农资、技术指导到粮食订单回收、烘干仓储全程系列服务 。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唐华路东173号,欢迎来电咨询:400-667-6386 ,更多信息请登录www.zbzhongzi.cn 查询了解。